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组织架构
分院区介绍
联系我们
员工反馈
党建管理
基层党建
廉政建设
群团工作
统战工作
员工理论学习
党史学习教育
业务管理
医疗管理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
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
教学管理
下载中心
伦理委员会
患者中心
就诊须知
科室导航
医保服务
交通导航
楼层分布
健康宣教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惠滇院报
医院公告
视频宣传
对外合作
医务社工管理
人员招聘
GCP工作
招标采购
招采公告
结果公示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综合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肝硬化的隐形威胁”——别让小病变大祸
时间::2025/08/11 浏览:

肝脏,这位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解毒、代谢、储存养分等多重重要功能。然而,当肝脏逐渐被纤维组织取代,失去正常结构和功能时,就会发展为肝硬化。这种慢性疾病往往在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然而一旦进展,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干部保健科、随访中心副主任护师黄石英带您深入了解肝硬化的 “隐形威胁”,教您如何通过及时预防与科学治疗守护肝脏健康。

image.png

肝硬化是指肝脏的正常肝组织被纤维组织替代,导致肝脏结构紊乱、功能受损的慢性疾病。其形成过程通常是长期肝脏受损后的修复反应,但修复过程中纤维化不断加重,最终形成广泛的纤维结缔组织,破坏肝脏的正常架构。

肝硬化的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特点,肝硬化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酒精性肝硬化: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是西方国家中常见的类型。

病毒性肝硬化:主要由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引起,全球范围内较为普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病率上升迅速。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肝脏,引发慢性炎症和纤维化。

肝硬化的流行病学

肝硬化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乙型肝炎病毒的高感染率,导致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上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逐渐成为肝硬化的重要原因。此外,饮酒文化在某些地区依然盛行,酒精性肝硬化也不容小觑。肝硬

肝硬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和机制的相互作用。

病因多样性

肝硬化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感染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和纤维化。

长期大量饮酒: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引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代谢性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肝脏。

遗传性疾病:如血色病、威尔逊病等,导致肝脏异常代谢和损伤。

发病机制

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慢性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肝细胞损伤和死亡,激活肝星状细胞,促使其转化为纤维母细胞,产生大量胶原蛋白。

纤维化进程:纤维母细胞的过度增殖和胶原蛋白的积聚,形成广泛的纤维网络,取代正常肝组织,导致肝脏硬化。

肝脏再生障碍:纤维化抑制了肝细胞的再生能力,进一步加剧肝功能的衰退。

血流动力学改变:肝脏硬化导致肝脏血流受阻,形成门静脉高压,进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如食管静脉曲张、腹水等。

风险因素

某些因素会增加肝硬化的风险,包括:

长期酗酒:大量饮酒是肝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慢性病毒感染: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风险显著增加。

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疾病患者更易发展为肝硬化。

家族遗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血色病、威尔逊病等会增加肝硬化的风险。

药物和毒素暴露:长期使用肝毒性药物或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也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硬化的临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初期症状

在肝硬化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疲乏、食欲不振等不特异性症状,常被忽视或误认为是其他疾病。

进展期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黄疸:肝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皮肤和眼睛发黄。

腹胀与腹水:门静脉高压导致液体渗出,积聚在腹腔内,导致腹部膨胀。

肝掌与蜘蛛痣:手掌出现红色斑点(肝掌),以及血管扩张形成的蜘蛛状痣,是肝硬化的典型体征。

消化道出血: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出现呕血或黑便。

晚期并发症

在晚期,肝硬化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

肝性脑病:由于肝脏解毒功能受损,毒素积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意识模糊、行为异常甚至昏迷。

肝癌:肝硬化是肝细胞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肾功能衰竭:严重的门静脉高压和腹水可能导致肾血流减少,进而引发肾功能衰竭。

感染:免疫功能受损使患者更易感染,尤其是腹膜炎、肺炎等。的诊断与治疗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延缓肝硬化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诊断方法

诊断肝硬化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黄疸、腹水、蜘蛛痣等体征,初步评估肝功能状态。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指标(如ALTASTALPGGT等)升高,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影像学手段可以评估肝脏结构变化,检测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

肝活检:通过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能够明确纤维化程度和病因。

治疗原则

肝硬化的治疗旨在控制病因、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和延长生命:

控制病因:如抗病毒治疗用于病毒性肝炎,戒酒用于酒精性肝硬化,管理代谢疾病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药物治疗:利尿剂用于控制腹水,β受体阻滞剂用于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则需使用乳果糖等药物。

营养支持: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对于肝硬化患者至关重要,避免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过量。

肝移植:对于晚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唯一能够根治的治疗方法。

并发症的处理

不同的并发症需要针对性治疗:

腹水:限制盐摄入,使用利尿剂,严重者可行腹水穿刺或置入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紧急止血措施,如内镜下套扎或注射硬化剂,术后需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复发。

肝性脑病:减少氮源摄入,使用乳果糖和抗生素,严重者可能需要肝脏支持治疗。

肝癌:早期发现可进行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等治疗,晚期则以姑息治疗为主。

肝硬化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其隐形的威胁不容忽视。尽管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通过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疾病管理,完全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肝硬化的进展。对于已确诊的患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应对并发症,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重要途径。

健康的肝脏是生命之源,别让小病拖成大祸。从现在做起,关注肝脏健康,远离肝硬化的隐形威胁,让我们的化工厂运转更加顺畅,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来源:干部保健科、随访中心
:黄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