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关节扭伤怎么办?—— 记住“PRICE”原则,黄金时间做对事!
时间::2025/09/11 浏览:
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或意外损伤,多因关节突然扭转、过度拉伸导致韧带、肌腱或软组织受损,常见于脚踝、膝盖、手腕等部位。受伤后若急救不当,可能加重肿胀、延长恢复时间,甚至引发慢性疼痛。本文将通过国际通用的“PRICE”原则,为您详细介绍关节扭伤后48小时内的黄金急救措施,帮助您正确应对,减轻痛苦,加速康复!
关节扭伤后的黄金急救期为受伤后48-72小时,需严格遵循PRICE原则,具体如下:
P:保护(Protection):立即停止受伤关节的活动,避免站立、行走或按压受伤部位,防止韧带进一步撕裂。若条件允许,可用夹板、支具或硬纸板固定关节,限制其活动范围,减少二次伤害。
R:休息(Rest):受伤后至少休息24-48小时,避免任何可能加重损伤的动作(如跑跳、搬重物)。休息时尽量保持受伤肢体放松,为软组织修复创造条件。I: 冰敷(Ice):受伤后48小时内,每次用毛巾包裹冰袋(或冰块)敷于受伤部位,每次敷15-20分钟,每2-3小时一次。冰敷可收缩血管,减少组织液渗出,有效缓解肿胀和疼痛,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C:加压包扎(Compression):使用弹性绷带从受伤部位的远端(如脚踝扭伤从脚尖)向近端(小腿)适度缠绕,松紧度以能伸入一指为宜。加压包扎可压迫局部组织,减少肿胀,同时为关节提供一定支撑。E:抬高患肢(Elevation):休息时将受伤肢体抬高至高于心脏的水平(如脚踝扭伤可垫枕头使脚高于臀部,手腕扭伤可将手臂吊在胸前)。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进一步减轻肿胀。重要提示: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说明伤情可能较重(如骨折、韧带完全断裂等),请立即就医:
(1)受伤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肿胀、畸形(如肢体弯曲角度异常);
(2)活动时疼痛剧烈、肿胀加剧,甚至无法活动;
(3)受伤关节完全无法活动或承重,感觉关节“卡住”或不稳定;
(4)数天后症状仍无缓解甚至加重。
科学急救,正确处理,才能好得更快!

来源:关节与运动医学科
作者:孟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