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位于颈部喉结下方、形似蝴蝶的腺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掌管着新陈代谢等关键生理功能。甲状腺癌,作为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的恶性肿瘤,虽总体预后较好,但早期识别与科学防治仍至关重要,我们一起深入解读甲状腺癌,守护颈部“蝴蝶” 的健康。
甲状腺癌有一定遗传倾向,若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有甲状腺癌,尤其是髓样癌或乳头状癌,自身患病风险会显著升高。研究显示,有家族史者患病概率比普通人群高 2-3 倍,携带 RET 基因突变的家族,更是髓样癌的高发群体。 辐射暴露:“甲” 部敏感区 长期或过量接触放射性物质,是甲状腺癌明确的诱因。儿童时期头颈部接受过放射治疗(如因淋巴瘤、头颈部肿瘤治疗),或长期生活在放射性污染环境中,甲状腺组织易受损伤,增加癌变风险。此外,频繁进行不必要的头颈部 CT 检查,也可能带来潜在辐射隐患。 性别与激素:女性“甲” 风险高 甲状腺癌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 3-4 倍,这与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波动密切相关。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等激素变化活跃阶段,甲状腺组织受激素影响较大,可能增加细胞异常增殖的风险。 其他因素:生活“甲” 影响 碘摄入异常(过高或过低)可能影响甲状腺健康,长期碘过量可能增加乳头状癌风险,碘缺乏则可能与滤泡状癌相关;此外,长期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导致内分泌紊乱,也可能间接提升甲状腺癌发病概率。 颈部“甲” 结节 颈部出现无痛性肿块或结节,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早期表现。结节通常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多数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若结节固定不动、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大),需高度怀疑癌变可能。 声音“甲” 变化 肿瘤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时,会出现声音嘶哑、说话费力,且症状持续加重,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不适,此时需及时排查甲状腺问题。 颈部“甲” 肿大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单侧肿大,若伴随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两侧或下方出现无痛性小疙瘩),可能是甲状腺癌转移的信号,不可掉以轻心。 合理补碘:根据地域水碘含量,适量食用加碘盐,避免长期大量食用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或完全禁食碘; 规避辐射:减少不必要的头颈部辐射暴露,儿童尤其需注意; 健康作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适当运动,维持内分泌稳定。 科学筛查——查“甲” 有方法 普通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可初步排查甲状腺结节及癌变风险; 高危人群(有家族史、辐射暴露史、甲状腺疾病史者):每6-12个月做一次颈部超声 + 甲状腺功能检查,必要时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甲状腺癌的 “金标准”)。 规范治疗——治“甲” 有信心 甲状腺癌总体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超 90%; 早期(Ⅰ-Ⅱ期):以手术切除为主,部分患者术后需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降低复发风险; 中晚期(Ⅲ-Ⅳ期):采用手术 + 放射性碘治疗 + 靶向治疗(如索拉非尼)的综合方案,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守护甲状腺健康,从“早知晓、早识别、早行动” 开始,只有让颈部的 “蝴蝶” 平稳运转,才能真正实现 “甲”和万事兴,让健康常伴左右。
来源:肿瘤科
作者:母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