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指原发于卵巢的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且病理类型复杂的妇科恶性肿瘤,其癌组织学类型数量居全身各器官首位。在所有卵巢恶性肿瘤中,90%-95% 为卵巢原发性癌,仅 5%-10% 是由其他部位原发癌(如胃肠道、乳腺等)转移至卵巢形成的继发性肿瘤(即卵巢转移癌)。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病变多无明显特异性症状,难以被及时察觉,因此卵巢癌被称为 “沉默杀手”,是当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核心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携带BRCA1/2 基因突变是重要高危因素,此类人群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 10-20 倍,有卵巢癌、乳腺癌家族史者需警惕。
激素与生育因素:未生育、晚育、不哺乳、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无孕激素拮抗),会增加卵巢持续受激素刺激的时间,提升患病风险。
年龄与其他:高发于50 岁以上女性;肥胖、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滑石粉),也可能增加风险。
早期 “非典型信号”(易误判,需警惕)
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出现以下不适且持续存在时,需及时就医:
消化系统异常:长期腹胀、腹部不适、食欲下降,易被误认为“胃病” 或 “肠易激综合征”。
盆腔或腹部隐痛:下腹部、盆腔区域出现不明原因的隐痛或坠胀感,无明显规律。
其他信号:短期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乏力;尿频(肿瘤压迫膀胱);月经紊乱或绝经后异常出血。
预防与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管理:有家族史者尽早做BRCA 基因检测;携带突变基因或 35 岁以上未生育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短效避孕药(需评估个体风险)降低患病概率。
日常预防:保持健康体重,减少高脂、高糖饮食;避免长期接触滑石粉(如部分爽身粉);规律运动,增强免疫力。
筛查建议:目前无普适性早期筛查手段,高危人群(如BRCA 突变、家族史)需每 6-12 个月做一次盆腔超声 + CA125/HE4 检测;普通女性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不建议盲目频繁筛查。
来源:肿瘤科
作者:谭飞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