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康复医学科的何宗英主管技师将带领大家科学认识肌张力高这一问题。
定义:肌张力高是指肌肉在静止状态下或活动过程中紧张度增加,使得肌肉变得较硬,活动受限。
表现:肌张力高的患者常表现为肌肉僵硬、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加。例如,检查者对患者的关节进行被动屈伸或旋转等活动时,会感到明显的阻力较大。
肌张力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
脑部损伤:如脑瘫、脑血管意外(脑梗死、脑出血)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到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导致肌张力异常增高。
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这些疾病会损害神经系统,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导致肌张力异常。
肌肉疾病:如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肌肉力量减弱,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放松,从而引起肌张力异常。
先天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先天存在残疾或脑部神经损伤等情况,导致肌张力过高。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导致肌张力高,如某些镇静剂、肌肉松弛剂等。
其他因素:如缺乏运动、过度使用某些肌肉、脊髓炎等,也可能引起肌张力高的症状。
肌张力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运动障碍:肌张力高可能导致患者动作僵硬、不顺畅,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姿势和步态异常:肌张力高可能导致患者姿势和步态异常,增加摔倒风险。
关节疼痛和肌肉疲劳:肌张力高可能导致关节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引起关节疼痛和肌肉疲劳。
生活质量下降:肌张力高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澡、行走等,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诊断: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CT、MRI等)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肌张力高,并寻找病因。
治疗:肌张力高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和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肌肉松弛剂、抗胆碱能药物等)、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牵拉等)、康复训练(如肌肉放松训练、姿势控制训练、平衡运动训练等)以及手术治疗等。
预防:通过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治疗潜在疾病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肌张力高的发生。
护理:对于肌张力高的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肌张力高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通过科学认识肌张力高,及时就医、接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加强预防和护理,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源:康复医学科
作者:何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