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急救车呼啸着驶入云南省曲靖中心医院,医护人员推着担架车直奔抢救室。与以往不同的是,患者还在途中时,其生命体征、初步诊断信息已通过智慧急救平台同步至急诊科——这正是该院“信息提前跑、专家跟着走”新型急救模式的生动实践。
急救中心电子大屏上,救护车定位、患者生命体征、专家会诊画面实时更新。“从市民拨打120那一刻起,救治就已开始。”中心医院相关副院长告诉记者,通过建立“智慧联动”机制,急救服务延伸至院前,专家可远程指导现场抢救,急诊科室提前做好接诊准备,最大程度缩短救治链条。
“您好,请问是来采血的吗?这边请,马上就能为您服务。”在医院采血区,护士热情地引导着患者。以往,采血排队是不少患者的“烦心事”,尤其是在就诊高峰时段,常常要等上半个多小时。如今,医院打破科室界限,组建了含核心、支援、储备人员的采血“弹力池”,基本实现患者“零等待”。
“我们采用‘固定+弹性’排班模式,每天根据住管中心预约数据开放基础窗口,再实时监测患者流量,通过‘减窗口、减人力、减时间’的‘三减’机制动态调整。”采血区护士长介绍,为降低生物安全风险与操作误差,医院还搭建了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系统,该系统集自动化离心、开盖、分杯及传输功能于一体,借助智能机械臂与传感器自动传送检验样本,大幅提升检测效率。
在住院服务方面,医院推行了“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以往,患者住院常常面临“科室有床却住不进”的尴尬,如今,医院打破科室壁垒,对全院床位资源统一调配、动态分配,优先保障急危重患者即刻入院。同时,盘活非高峰科室空闲床位,避免资源浪费。不仅如此,医院还实施“化整为零”流程再造,将入院办理、医保登记、检查预约等业务整合至各分诊台,实现“站站皆可办、一岗多能”,让患者少跑腿。
在健康管理中心,市民李女士正在体验“智能导诊+人文服务”的双重服务。“以前体检像‘赶场子’,不知道该先做什么,现在有智能导诊指路,还有医护人员贴心陪伴,感觉特别温暖。”李女士说。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医院以“智能导诊+人文服务双轮驱动”为改进原则,通过人机协同构建智慧体检新模式,既依托科技提升服务效率,又凭借人文关怀优化体验,实现“效率”与“温度”的双重提升。
康复医学科则为患者打造了“全链条”康复服务。走进康复集中训练大厅,崭新的康复设备整齐排列,高压氧舱群、危重症康复病区(CRCU)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我们按照‘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为驱动,打通康复全链条,引领区域康复新标杆’的改进原则,通过硬件设施升级、服务流程优化及多学科协作,实现了危重症康复超早期介入、全周期覆盖与高质量服务。”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危重症患者往往要等到病情稳定后才能进行康复治疗,现在超早期介入,能最大限度减少后遗症,帮助患者更快回归生活。”
开诊运营以来,云南省曲靖中心医院以流程改造为突破口,以优化服务为落脚点,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举措,解决了群众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未来,中心医院将继续深耕智慧医疗、优化服务流程,为当地群众提供更高效、更贴心、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推动曲靖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