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新型门诊教学模式,外科教学门诊以 “住院医师为主导、指导教师为督导”,与传统门诊形成鲜明区别。符合资质的住院医师在指导教师 “放手不放眼” 的监督下,独立完成问诊、查体、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及医患沟通全流程,指导教师仅在关键环节点拨引导、把控质量,既保障医疗安全,又充分激发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首次开诊中,外科专业基地教学主任徐安书便带领住院医师全程参与诊疗,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高效转化。

这一模式实现了 “教学相长、医患双赢” 的良好成效:对住院医师而言,教学门诊提供了宝贵的 “实战” 机会,助力其系统性提升临床自信心、医患沟通技巧、病历书写质量及复杂情况处理能力,为独立执业筑牢根基;对指导教师而言,通过观察、指导与复盘,推动带教理念与方法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临床教学水平;对患者而言,既能享受规范优质的医疗服务,又能获得住院医师更充足的沟通时间与细致耐心的病情解读,显著增强医患信任感与就医体验。
为确保教学门诊规范安全运行,医院建立了严格的准入与管控机制:参与的住院医师需经基地评估,具备相应资质能力;明确预问诊、独立接诊、导师介入、共同决策、病历审核等关键环节;指导教师全程在场监督,全方位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外科教学门诊的开设,是医院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不仅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更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示范。未来,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教学门诊运行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涵,为培养更多优秀医学人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