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门诊医生都是依靠手工、依靠纸笔的方式来记录、传递和收集信息。不仅非常不便,而且信息可能不完整、不及时。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医疗文书工作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为了提高医疗文书工作效率、帮助医生获取信息、进而提高医疗质量是医疗工作本身提出的迫切要求。我院于2009年4月8日启动电子挂号和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第一期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
患者挂号后,其挂号信息通过不同的就诊科室自动传输到对应的门诊医生工作站待诊队列中,门诊医生工作站通过数据刷新功能,实时更新待诊队列信息。随后门诊医生开出的电子处方会自动发往门诊收费处,患者来到收费处后由于门诊医生工作站开具的处方、处置信息严谨、规范、高效,收费窗口可以很方便地提取其划价信息。待划价数据审核无误后便可确认收费,而无需再次录入项目,极大地减轻了各收费窗口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患者在各窗口的等待时间,极大地方便了患者。收费室完成划价后系统会自动产生一张待发药处方发往门诊药房,门诊药房的药师根据其处方信息进行药品调配和发放工作。
系统的实施,实现了门诊统计功能由手工统计转变为自动汇总:门诊就诊人次的统计、各专家专科门诊的挂号人次、各挂号窗口的收入汇总等;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就诊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