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恰逢国际医生节,而本周也被确定为“中国麻醉周”。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倡导的一系列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本届活动的主题为: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我院麻醉与疼痛科积极响应号召,于3月31日在门诊楼前开展义诊活动。
麻醉学作为现代医学发展的三大基石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1842年3月30日这一天,美国Georgia麻醉医生Crawford Long成功在乙醚全麻下为一位颈部肿块的患者顺利实施手术。为了纪念麻醉学的这一开山成就对促进人类健康发展、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划时代意义,人们将3月30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医生节,为了表示对医生的感谢和敬重,患者通常在这一天给自己的医生送上一枝红色康乃馨,医院也会为医师提供免费早餐等表示祝贺。
然而,普通人对于麻醉的重要性知之甚少,甚至有人认为麻醉不就是打一针就走人,没什么特别的。其实不然,常言道: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手术过程中危机四伏,患者和医疗团队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术前基础疾病的控制,术中呼吸和循环的管理以及生命各项指标的调控,术后让患者平稳苏醒,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麻醉医生事无巨细地管理到位,否则任何一个环节的情况变化都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麻醉医师的工作可谓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随着学科的发展进步,麻醉的概念已不再是多年前的单一追求无痛,已在无痛的基础上拓展到生命监测乃至生命维持范畴。麻醉学科的建设已经衍生出重症医学,疼痛诊疗等亚专业,并参与到急救复苏领域。麻醉技术也走出手术室,向临床扩展,这使得很多以往难以耐受的检查及诊疗过程变得舒适、高效,如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无痛妇科手术等项目已经可以常规开展,就医已经不再是令人生畏的过程。
借本次中国麻醉周义诊活动的契机,我院麻醉和疼痛科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展板,宣传册等通俗易懂的形式、简单明了地向广大患者及过往市民介绍麻醉医生的工作内容、患者接受手术的流程、麻醉学对于临床诊疗的推动以及新的无痛诊疗技术。与此同时,麻醉及疼痛医师还热心解答市民的疑问,现场为市民们诊治慢性疼痛疾病。
义诊活动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市民们积极索要知识手册及宣传单,并向医师提问咨询,还纷纷表示对麻醉有了更新、更形象的认识,同时也感叹技术的进步!
麻醉科 侯鹏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