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该病起病隐匿,发病机制复杂,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是主要临床特点,被誉为“不死的癌症”,反复手术切除给患者经济、身体及心理带来巨大负担。近日,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顺利开展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edochoscope lithotomy,PTCSL),为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技术。
患者张女士(化名),53岁,2008年确诊胆管结石,并行左外叶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2016年再次开腹行胆管结石取出术。近日因右上腹疼痛伴发热2天,在院外治疗无效后,市一院门诊拟诊“肝胆管结石”收住入院。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炎、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腹腔感染、肝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病情危重。科室组织进行仔细讨论,认为患者病史长,有多次手术史,存在腹腔及胆道感染,若行开腹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严重的腹腔粘连及胆道感染使手术创伤大、结石残留可能性大,手术治疗效果及恢复无法达到预期;且若出现再发结石,手术或将陷入无肝可切的困境。经充分评估,一致认为可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手术(ERCP)取净肝外胆管结石,对位置更为特殊的肝内胆管结石,则运用PTCSL技术进行取石;两者均为微创手术,不仅可以避免传统手术对肝实质的创伤,而且也能达到取净结石、去除病灶、通畅引流的治疗效果。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成功为患者实施ERCP+PTCSL,手术顺利取出结石,术中仅出血30ml,术后恢复良好。
据介绍,ERCP手术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手术,市一院肝胆胰外科运用已十分成熟,但其对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作用有限,PTCSL技术恰好可以弥补其不足。PTCSL技术是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的基础上,扩张建立通道,经通道置入硬质胆道镜进行碎石、取石,整个手术均通过一个通道进行操作,手术仅在皮肤上留下约0.5cm的切口。它具有简单、效果好、手术风险低、微创、恢复快等优点,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其还具有可操作的重复性,对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可以重复多次分次取石,直到结石取尽为止。因此,PTCSL技术尤其适用于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因多次胆道或上腹部手术导致腹腔重度粘连的复发性肝胆管结石、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并发肝胆管结石及胆道损伤、狭窄、先天性胆道疾病(如Caroli病)并发胆管结石等患者。科室目前已开展10余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PTCSL+ERCP手术的顺利实施,是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对精准微创外科理念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同时,也标志着科室在胆道结石病领域建立起了以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胆道硬镜多镜联合碎石取石术为一体的微创综合治疗体系,将助推区域胆道结石微创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尤其使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从中获益。
来源:肝胆胰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