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走路很容易累,走多了脚疼,剧烈运动后疼痛加重,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孩走路有点八字脚,走路时常因膝盖“打架”而易跌倒,我很担忧。”
“我家小孩脚背内侧有一块骨头凸起来,有办法按进去吗?”
“小孩脚老是反复扭伤,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些可能都是平足惹的祸。市一院手显微外科、足踝外科针对上述问题开展微创手术治疗,纠正足部畸形,有效改善青少年足部功能。
12岁的患儿小李因“双侧先天性平足”,平时总是感觉双足不舒服,剧烈活动时疼痛明显加剧,近几年有加重趋势。为求进一步治疗,小李及家属来到市一院手显微外科、足踝外科就诊。经过系统检查发现,小李患有双侧先天性平足,合并双侧足副舟骨及双侧后天性踇外翻。经过详细术前规划,在麻醉科的支持下,手显微外科、足踝外科成功为小李完成了双侧足副舟骨切除术+双侧胫后肌腱紧缩术+双足韧带缝合术+双足踇外翻畸形截骨矫正术+双足距下关节制动术。术后,小李的足部畸形得以即刻矫正,足弓恢复,足部疼痛感逐渐缓解,足部功能得以明显改善。
提到平足,许多人都不陌生,这是最常见的青少年临床问题之一。平足是指先天性或姿态性因素导致足弓低平,甚至足弓完全消失。如果平足出现足踝部疼痛等相关临床症状,则称之为平足症。平足并不是单平面畸形,而是三维立体畸形。通常平足患者除了足弓塌陷,还伴有前足外展(踇趾外翻畸形)、足跟外翻畸形、步态异常等。
儿童从出生到长大,足部都要经过不同阶段的演变,平足在婴幼儿早期属于生理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足弓会逐渐形成。儿童在6-8岁以前,足部还在形成期,出现平足,家长不必太担心,但需要排除病理因素。青少年平足短期内不治疗也许没有大问题,但长期会因为脚内侧缘痛或后跟痛,走远路乏力,会引起其他连锁反应。患有平足的儿童,由于足踝部结构上的异常,随着患者病情进展,常常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足部疲劳、足痛;关节磨损、关节的退行性变及关节炎;步态异常,出现脊柱倾斜、内八及O型腿;足骨形态改变;阻碍骨盆、脊椎正常发育等,甚至导致精神方面疾病。因此“平足很正常,不需要治疗”的传统观念必须得到纠正,平足是必须预防、及时治疗,而且是可以治好的。
市一院手显微外科、足踝外科在此提醒大家,足部发育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今后能否走的稳、跑的快、跳的高,都和足部发育密切相关。一般情况,8岁到14岁是预防及治疗平足的黄金期,这个时期要为孩子做好足部护理及检查,远离平足症的发生。当家长怀疑孩子有平足的情况,最好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危险因素,有问题也能及时诊治。
来源:手显微外科、足踝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