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MDT团队成功开展全市首例VV-ECMO高级生命支持下的胸内支气管破裂修补,标志着医院在多发伤危急重症救治技术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是采用体外循环技术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将患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在特殊材质的氧合器中氧合,即去除二氧化碳、增加氧气,之后氧合的血液被重新泵回患者的循环系统。ECMO暂时替代心肺功能,为心肺功能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
VV-ECMO是ECMO的常见模式之一,主要用于支持呼吸功能,适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毒性肺炎等导致的严重呼衰、呼吸机等治疗无效患者。
车祸少年 生命危在旦夕
13岁的小张因车祸外伤后呼吸困难,由120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接诊后送到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转院途中,小张曾意识丧失,入院时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均处于危险值。入院后,急诊医学中心团队立即给予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升压等抢救,急诊CT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显示,小张的病情非常凶险,随时有呼吸心跳骤停风险,经绿色通道快速转入重症医学科抢救。
在重症医学科,小张的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血气分析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监测数据均处于危急情况,气道压力增加、呼吸机供不进气,小张命悬一线。
ECMO救治 为患者带来生机
面对小张的危急情况,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梅当机立断,启动ECMO救治,团队迅速行动,采用VV-ECMO技术来支持肺功能,期望为后续的进一步检查和行支气管重建术争取机会。
预冲、穿刺、插管、转机,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默契配合,迅速建立VV-ECMO体外循环。当暗红色的静脉血液由离心泵从体内引出,通过人工肺氧合成鲜红的动脉血灌注回体内,监护仪显示,小张的血氧饱和度迅速回归正常,VV-ECMO体外循环成功为他打通了生命的“血液通道”。
携带设备转运检查 困难重重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决定转运小张到CT室做增强CT,这对于小张和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来说,又是一场相当严峻的考验,呼吸机、ECMO、监护仪、氧气瓶、微量泵......这些维持小张生命体征的机器在搬运过程中必须运转正常,任何一个管道的移位或者脱落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还要规划好转运路线,担架车、机器、氧气瓶等进入电梯的顺序和摆放位置等细节都要提前计划。在团队的紧密协作下,小张顺利完成增强CT检查,安全返回病房。增强CT提示,小张右侧血气胸,右肺压缩约70%,右肺多发肺气囊肿形成、右侧支气管塌陷,外科手术刻不容缓,创伤中心救治团队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后制定了诊疗方案,立即进行急诊手术治疗。
VV-ECMO支持 多学科携手助患者成功闯关
在VV-ECMO支持下,小张的生命体征平稳,胸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联合开展手术,术中明确小张的右肺中间干支气管断裂并完全分离,给予右肺中叶支气管吻合,顺利完成支气管重建术,术后返回重症医学科病房。目前,小张的肺完全复张、肺功能恢复,已撤除ECMO支持。
气管/支气管创伤是胸部创伤的极少部分,但是死亡率极高,许多患者由于急性呼吸道梗阻、胸腹部严重多发伤、大出血、休克等原因,在伤后早期死亡,能在早期得到及时确诊及治疗者仅占30%左右。
这位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终极救命神器”--ECMO的成熟运用于临床,还得益于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综合医院平台下多学科的密切协作,充分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救治水平,为挽救患者生命提供了坚强保障。
来源:重症医学科 杨梅、杨利娟、王帮瑞、汪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