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组织架构
分院区介绍
联系我们
员工反馈
党建管理
基层党建
廉政建设
群团工作
统战工作
员工理论学习
党史学习教育
业务管理
医疗管理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
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
教学管理
下载中心
伦理委员会
患者中心
就诊须知
科室导航
医保服务
交通导航
楼层分布
健康宣教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惠滇院报
医院公告
视频宣传
对外合作
医务社工管理
人员招聘
GCP工作
招标采购
招采公告
结果公示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综合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拍片子”也有大学问:CT和MRI的五大灵魂拷问
时间::2025/08/12 浏览:

1.CT和MRI有区别吗?您是否也对着检查单满头问号?

2.“刚做完CT怎么又要做磁共振?”

3.“这两个‘大家伙’到底有什么区别?”

4.“一天做两次增强检查身体吃得消吗?”

5.增强用的对比剂对身体有没有危害啊?

别着急!今天就带您解锁医学影像的“拍照秘籍”,让您秒懂这两种检查的看家本领。


image.png

CT&MRI:这对“好兄弟”有啥不同?

CT机就像高速连拍相机:

  • 用X射线快速“扫描”(类似安检仪)

  • 3分钟搞定全身检查

  • 特别擅长捕捉:骨折、肺结节、脑出血等“紧急状况”

  • 温馨提示:有微量辐射,孕妇需谨慎


MRI则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家:

  • 用强磁场“唤醒”体内氢原子(像指挥千军万马跳舞)

  • 10多分钟起拍的“慢工细活”

  • 独家绝活:看清神经、软骨、子宫等“柔软部位”

  • 好消息:完全无辐射!

  • 注意:体内有金属(如起搏器、钢钉)者禁入


同一个部位为什么要“拍两次”?

就像用不同滤镜拍照:

  • CT镜头 → 看清骨骼架构(如判断骨折碎片位置)

  • MRI镜头 → 透视软组织损伤(如发现韧带撕裂情况)


典型案例:

  • 脑部检查:CT快速排查脑出血 → MRI精细诊断脑肿瘤

  • 关节检查:CT看骨质增生 → MRI查半月板损伤

  • 腹部检查:CT筛查结石 → MRI辨别肿瘤性质

CT及MRI能互相替代吗?

  • 答案就像螺丝刀和扳手——各有所长!

  • 黄金搭档:两者结合诊断准确率↑30%

  • 单打独斗:可能遗漏10%-15%关键信息

  • 医生会根据病情搭配“检查套餐”,就像为您量身定制的营养食谱。


增强检查一日通攻略

当需要“染色”观察病灶时:

  • 时间管理:先做CT增强 → 间隔4小时 → 再做MRI增强

  • 身体养护:检查后喝足6-8杯水(相当于2瓶矿泉水)

  • 冷知识:两种对比剂成分不同,CT用含碘制剂,MRI用钆剂。


对比剂安全指南

医生把关三重保险

  • 肾功能检查(对比剂的“代谢通行证”)

  • 过敏史筛查(提前准备应急方案)

  • 个性化剂量(像调配专属咖啡浓度)

检查后贴心提醒:

  • 观察30分钟再离开

  • 出现皮疹、心慌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 24小时内多喝水促进代谢(90%对比剂次日随尿液排出)

检查准备小贴士:

  • 提前取下金属饰品(特别是MRI检查)

  • 有纹身需告知医生(某些颜料含金属成分)




下次检查时,记得把这些知识当作您的“检查地图”。配合医生选择最合适的“影像导航”,让疾病在精准的“镜头”下无所遁形!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