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会出现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然而,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之路并非无望。研究表明,抓住康复治疗的“黄金期”,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今天,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何宗英主管技师将向大家介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帮助脑卒中患者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
一
什么是康复治疗的“黄金期”?
在“黄金期”内,患者的大脑神经可塑性较强,具有较高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形成新神经连接的能力。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二
如何抓住康复治疗的“黄金期”?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应尽早开始。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就可以进行床边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深静脉血栓等,为后续的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每个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和功能障碍程度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康复计划应包括康复目标、训练方法、训练强度、训练频率等,并随着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
综合康复手段:康复治疗应采用多种手段,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物理治疗主要通过运动训练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作业治疗则注重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言语治疗针对患者的言语障碍进行训练;心理治疗则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持续康复训练: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和坚持。在“黄金期”内,应保证足够的康复训练时间和强度,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同时,家属的参与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三
康复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循序渐进:康复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避免急于求成,以免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
安全第一:在康复训练中,患者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训练前应进行充分的评估,确保训练方法和强度适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训练过程,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心理调适:脑卒中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创伤,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打击。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营养支持: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为康复提供能量和营养支持。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抓住康复治疗的“黄金期”,采取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法,就有希望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计划,坚持康复训练,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来源:康复医学科
作者:何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