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组织架构
分院区介绍
联系我们
员工反馈
党建管理
基层党建
廉政建设
群团工作
统战工作
员工理论学习
党史学习教育
业务管理
医疗管理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
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
教学管理
下载中心
伦理委员会
患者中心
就诊须知
科室导航
医保服务
交通导航
楼层分布
健康宣教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惠滇院报
医院公告
视频宣传
对外合作
医务社工管理
人员招聘
GCP工作
招标采购
招采公告
结果公示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综合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防误吸,护银龄
时间::2025/09/19 浏览:

image.png

一口饭、一杯水,可能隐藏着致命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吞咽运动的时间比年轻人明显延长,误吸风险显著增加,误吸成为威胁居家老人安全的重要隐患。下面,向大家分享一些预防和处理误吸的知识,以降低老年人误吸的风险,守护他们的晚年“食”刻安全。

image.png





一、什么是误吸?



误吸是指在吞咽过程中,食物、液体或分泌物意外进入气管和肺部,而非顺利进入食道的现象。误吸可分为显性误吸和隐性误吸两种类型。显性误吸会出现明显的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而隐性误吸则更加隐蔽,没有明显咳嗽或其他症状,但却会导致吸入性肺炎。


二、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误吸?



吞咽功能退化
  •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口腔、咽喉部肌肉力量减弱,神经调节能力下降,吞咽动作协调性变差。

疾病因素
  • 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会损害控制吞咽的神经中枢

口腔干燥
  • 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食物难以顺利通过口腔进入食管。

药物影响
  • 某些药物会使吞咽反射迟钝,导致食物吞咽障碍。


三、预防误吸的有效方法



调整饮食质地
  • 为老年人提供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如软食、糊状食物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过于干硬、黏稠或粗糙的食物,如坚果、年糕、汤圆等。

保持正确的进食姿势
  • 意识清楚的老年人进食时应尽量取坐位或半卧位,身体略微前倾,头部略向前倾,下巴微收。这种姿势可以使咽喉与食管之间的角度更加顺畅,有利于食物顺利进入食管。卧床老年人应抬高床头30~45度,进食后保持该姿势30分钟以上,防止食物反流。

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
  • 保持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避免电视、噪声等干扰;进食时不要与老人过多交谈,以免分散注意力;喂食速度宜慢,确保老人充分咀嚼和吞咽后再喂下一口。

加强口腔护理与功能训练
  • 餐后认真清洁口腔,防止口腔内残留食物在变换体位时发生误吸。进行吞咽功能训练:空吞咽练习:不进食食物或液体,仅做吞咽动作;舌体运动:伸舌、缩舌、舔唇等动作,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面部肌肉训练:鼓腮运动、发“啊、咦、呜”音等;寒冷刺激:用冰冻的棉签轻轻刺激咽喉部位,增强吞咽反射。


四、误吸发生时的急救措施



尽管采取了预防措施,误吸仍可能发生。一旦发现老人出现突然的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等误吸表现,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老人意识清醒且能够咳嗽:
  • 鼓励咳嗽:鼓励患者用力咳嗽,通过气流冲击试图将异物排出;
  • 拍背法:站在老人身旁,让老人前倾身体,用手掌根部在其背部两肩胛骨之间连续拍打4~6次。
  • 如果咳嗽无效或出现呼吸困难:海姆立克急救法。
  • 对于站立或坐位的清醒患者: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腹部(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住握拳之手,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腹部,直至异物排出。对
  • 于卧位的患者:使患者仰卧,施救者面向患者,骑跨在患者髋部,一手掌根置于患者腹部(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放在其上,快速向前向下冲击。

如果老人失去意识或呼吸停止:
  • 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将老人仰卧在坚硬的地面上;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6厘米;每按压30次,给予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 注意:在实施急救的同时,应请他人拨打120急救电话!

预防二次伤害
  • 急救后切勿立即喂水!应让老人保持侧卧位15分钟,观察是否有迟发性误吸。研究显示,32%的二次窒息发生在急救后30分钟内。

何时需要就医?
  • 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误吸物无法排出,老人仍然呼吸困难;老人失去意识或呼吸停止;误吸后出现发热、咳嗽加剧或胸痛等吸入性肺炎症状;虽然异物已排出,但老人仍然感到不适或担心有残留。

image.png

 

作者:钱艳锦

来源:老年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