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滇东大地,珠江源头,有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她以白衣为甲、以仁心作灯,用六十余年的光阴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一位人民医生的忠诚与担当。她就是云南省曲靖中心医院原神经内科主任解纪庐同志。

解纪庐,女,1937年3月生于江西庐山,1959年入党,1961年踏上从医之路。她成长于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从小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对党怀有朴素而坚定的信仰。六十六载党龄,六十年医路,她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医者的仁心温暖患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微党课”里见初心,红色基因永传承
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自1992年7月退休以来,解纪庐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她敏锐地察觉到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方式的变化,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光辉历史与个人经历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深入浅出、感人至深的“微党课”。

她用自己的故事,讲述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深入基层、扎根农村的服务经历;她用真实的案例,分享如何以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为患者带来希望与喜悦;她用朴实的语言,回顾自己跑遍曲靖所有乡镇、开展农村疾病防治的艰辛岁月。她说:“我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培养,离不开革命精神的滋养。《东方红》《黄河大合唱》是我青春的旋律,《红岩》《可爱的中国》是我精神的灯塔。”
2020年7月,她的“微党课”《忆往昔,话今朝,坚定步伐跟党走》被评为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精品课程,走进多家医院党支部,感动了无数听众。大家纷纷表示,从解老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党员本色,什么是不忘初心的力量。
“宣讲台”上传党音,夕阳生辉映珠源
虽已年至耄耋,解纪庐依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她受邀加入“珠源夕阳红宣讲团”,多次登上宣讲台,传播党的声音,弘扬时代精神。

她结合自身从医六十年的经历,深情地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党的领导下,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一切,铭记党的恩情。”她鼓励年轻医务工作者:“要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锤炼真本领,推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她的影响下,一批批年轻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立足岗位、奋发有为。曾经是一名职高毕业的护士钱琼,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如今已成为曲靖市西山区王大屯卫生所的骨干医生。钱琼始终感念“解老师”的培育之恩,称她是“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守医心”中见仁术,余热生辉暖杏林
解纪庐一生致力于神经内科事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退休后,她拒绝安逸,选择继续奉献。返聘医院三年,开办诊所七年,又先后在曲靖中医院、第五人民医院协助查房、坐诊三年。当时,曲靖中医院和第五人民医院均未设立神经内科,缺乏专科医生。解纪庐主动承担起培训任务,开设神经系统基础知识讲座,在查房中结合病例详细讲解解剖、诊断与治疗要点。她注重实践教学,遇到面瘫患者,便细致讲解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诊断;接诊疑难病例,更是亲自示范、耐心指导。经她带教三年,两家医院终于建立起神经内科专科,填补了空白。许多年轻医生在她的指导下迅速成长,成为科室的中坚力量。

她诊断的两例罕见病例至今仍被同行称道。一例是师宗县一名女大学生,双下肢无力、无法行走,多年诊治无效。解纪庐诊断为“重症肌无力”,怀疑胸腺问题,后经CT证实并手术治愈。另一例是会泽县一名“手舞足蹈”难以自控的患者,她诊断为“大舞蹈症”,经治疗症状明显缓解。患者家属感激涕零,称她为“救命恩人”。
“夕阳红”里暖人心,仁爱精神永流传
如今,解纪庐选择入住老年公寓,但她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生活态度。她主动为公寓老人提供健康咨询,普及医学知识,参与志愿服务,捐款捐物关爱困境群体。在疫情期间和“5·8人道公益日”活动中,她甚至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积极参与网络捐款。她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医生,只要还能动、还能说,就要继续发一点光、散一点热。”

六十年如一日,解纪庐始终坚守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她用一生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用仁心仁术守护着患者的健康与希望,用余热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事迹,不仅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光荣历程,更是一位老党员初心不改、使命不渝的生动写照。
解纪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珠源大地上的一面旗帜,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形象代言人。解纪庐同志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