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如病毒是引发儿童急性胃肠炎的“头号病毒”,尤其“偏爱”5 岁以下婴幼儿。一旦感染,宝宝可能在几小时内出现剧烈呕吐、腹泻,让家长措手不及。虽然疾病通常3-5天自愈,但科学护理能帮助孩子更快康复,减少并发症风险。以下这份应对指南,助您从容应对。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肠道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它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感染剂量低,所有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更是“重灾区”。
粪—口途径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物品,或者直接接触了患者的呕吐物、粪便,都有可能中招。
气溶胶传播:患者呕吐或腹泻时产生的气溶胶,也可能造成传播。
第一步:快速识别症状,把握护理黄金期
诺如病毒感染有四大典型症状(可能部分出现):
1.突发性呕吐:常为喷射状,1天内可达5—10次。
2.水样腹泻:无黏液或血便,可能持续2—7天。
3.腹部绞痛:婴儿表现为持续哭闹、蜷缩身体。
4.轻度发热:约50%患儿体温升至38—39℃。
危险信号:若出现精神差、烦躁或嗜睡、尿量减少(6小时无尿)、 哭时无泪、眼窝凹陷、手脚冰凉等症状,提示重度脱水,需立即就医。
第二步:紧急护理三步走,防脱水是核心
1.补液比止泻更重要
口服补液盐(ORS)是首选:每袋冲调250ml温水,每次呕吐/ 腹泻后补充50—100ml(1岁以下婴儿用小勺每5分钟喂5ml)。
自制应急补液法:若无补液盐,可将500ml米汤+1.75g食盐(约1/3啤酒瓶盖),少量多次喂服。(注意:盐米汤无法补钾,不能代替口服补液盐,待买到口服补液盐后立即停止)。
2.科学调整饮食
呕吐期:暂停固体食物1—2小时,但需持续补充液体(母乳宝宝可继续哺乳)。
恢复期:优先选择低渣食物,如米粥、面条、土豆泥,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避坑提示:腹泻期间停牛奶(乳糖加重腹泻)、停果汁(高糖加剧脱水)。
3.这些药物不要乱用
抗生素无效(诺如是病毒)。
止泻药(如蒙脱石散)需医生指导下使用。
调节肠道菌群药(双歧杆菌)需医生指导下使用。 补锌制剂(6月龄以上每日20mg)可缩短病程。
第三步:家庭防护三要点,避免全家感染
诺如病毒传染性极强,10个病毒颗粒即可致病,需严防家庭传播:
1.呕吐物处理标准流程
2.立即疏散其他人员,开窗通风。
3.戴好口罩+手套,用吸水材料(如旧毛巾)沾取5000mg/L—10000mg/L
4.含氯消毒液覆盖呕吐物 。
5.喷洒含氯消毒液(5000mg/L 浓度:1份84原液+5份水)静置30分钟后清理。
6.污染区域用1000mg/L消毒液(1:50稀释84)擦拭。
注意:
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
含氯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最有效。
重点消毒对象:
1.门把手、水龙头、玩具等高频接触部位(每日消毒3次)
2.宝宝衣物、床单(60℃热水浸泡30分钟再清洗);餐具、奶瓶(煮沸消毒30分钟)
3.隔离防护措施
勤洗手:教导宝宝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瓜果蔬菜要清洗干净,不喝生水。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对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接触感染者: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第四步:何时必须去医院?
出现以下情况需紧急就医:
1.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呕吐物带血,无法摄入任何液体
2.腹泻每日超过10次且持续3天未缓解
3.高热不退
4.出现抽搐、意识模糊、呼吸急促
5.便中带血或呈咖啡渣样
给父母的特别提醒
不要强迫进食:胃肠恢复需要时间,24—48小时食欲减退是正常现象。
警惕“隐性脱水 ”:婴幼儿体重下降5%-10%即属中度脱水。 如何判断?
宝宝第一次腹泻体重(如20Kg),多次腹泻后再称体重(18.5Kg)
(20-18.5) ÷20=0.075 7.5%>5%,属于中度脱水
返校标准:症状完全消失3天后,经医生评估再返园/校。
预防小贴士
1.家庭常备口服补液盐。
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尤其从公共场所回家后)。
3.瓜果蔬菜彻底洗净,海鲜贝类煮熟食用(诺如病毒耐高温需100℃加热30 秒)。
4.幼儿园,学习爆发疫情时,避免带宝宝前往人群密集处。
5.外出携带消毒湿巾,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清洁双手。
诺如病毒虽然来势汹汹,但科学护理下多数宝宝可顺利康复。家长需保持冷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科学的护理为孩子筑起健康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