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了解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医院建设、发展;城市卫生改革和股份改革;医院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根据医院党政联系会议决定和院领导安排,由纪委浦恩伯书记、丁绍平、陈卫文副院长带队,医务处、护理部、组织人事处、办公室、财务处、口腔科、第二工作区负责人一行11人组成考察组,于2008年8月6日至8日,对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组听取了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强的工作介绍,和医院班子成员及职能科室领导进行了讨论座谈;参观了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停车楼、北方医院。现将考察情况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02年,前身为英国基督教昭通福滇医院。是昭通市目前最大而唯一一所集医疗、预防、急救、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658张;在编职工885人(含内退73人),专业技术人员721人,正高32人,副高99人,中职300余人;设临床、医技、行政科室46个;年门诊人次20万,住院人次2.3万;2007年收入1.7亿。医院固定资产近亿元,万元以上设备6000万元。
二、医院改革情况
医院改革分四部,即改革四部曲。
第一部完善目标管理。2002年新班子上任进一步完善了院对科室目标管理,量化考核。
第二部分配制度改革。2002年全院人均奖金300至350元,为调动职工积极性,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2006年进行了第二轮调整,坚持临床高于医技、医技高于行政、行政不超过临床、医技的分配原则。
第三部人事制度改革。2002年医院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副院级和中层管理干部实行竞争上岗;职工进行双向选择。和人事部门协调,实行内退政策。
第四部股份制改革
(一)北方医院股份制改革。2004年,为缓解住院难,解决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利益,调动积极性,租用原武警医院房屋,租期25年,采取职工入股,创办北方医院。入股股份:董事长40万元(实入36万元);董事会成员20万元(实入12万元);中层正职6万元、副职5万元;高职4万元;职工2万元;退休职工2万元。2天入股1800万元,医院入股200万。总股金2000万元。根据昭通市政府关于股份制改革规定,北方医院严格按照股份制改革章程进行,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北方医院配备工作人员40余人,聘请了院长,实行独立核算,于2004年5月18日开业。设门诊部、创伤科、妇产科、儿科。职工入股每年按20%返还职工。通过北方医院股份制改革,达到一举五得:缓解了住院难;缓解了资金压力;满足了患者需求;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帮助政府解决了待业问题。
(二)成立商贸公司,股份制运作,后勤与医院脱钩,后勤社会化。医院成立商贸公司,职工自愿入股,实行股份制运作,多元化发展。商贸公司下属设立医学司法鉴定所、酒店有限公司(恒天酒店)、房地产开发公司子公司;商贸有限公司;准备成立物业管理公司、旅游开发公司。多元化发展是医院围绕建设和发展,达到医院得发展,职工得实惠。
(三)入股建盖停车楼。为解决停车难问题,医院无偿提供土地,采取职工入股,每个车位入股3万元,建盖了6层320个停车位的停车楼。停车楼由公司经营30年,30年后无条件划归医院为固定资产。停车楼建设,不仅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在楼内设立了健身娱乐中心,供职工使用,并对外营业。
三、医院建设规划
按照加速国有医院发展,以国有医院发展为龙头带动集团发展的发展战略,用3年时间,根据昭通市城市规划,医院征地90亩,新建6万平方米综合住院大楼(已经进入内部装修),传染病医院(已经投入使用);计划建盖学生公寓、宾馆等辅助用房,使床位达到1500张。
四、收获和体会
一是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思想解放,改革创新意识强,胆子大,步伐快;
二是通过改革,效果好,医院得到发展,职工得到实惠;
三是昭通市政府、市卫生局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特别是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