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骨二科成功开展了首例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该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院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同时该手术也是省内同类手术的首例,这表明我院骨科专业技术水平发展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以下是该患者的情况介绍:
患者,刘朋飞,男,23岁,河南人,汉族,因“高处坠落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5小时”于2012年6月14日来诊,门诊以“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收住。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无异常,脊柱外观无畸形,胸腰段棘突有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感觉、肌力正常,鞍区感觉正常,肛门反射、球海绵体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完善相关检查,CT示:腰1椎体爆裂骨折,骨折块向椎管轻度移位,MRI示:脊髓未见明显损害征象,确诊为:腰1椎体爆裂型骨折 AO分型:A3型 ASIA脊髓损害分级:E级,经科室讨论达成以下共识:1、诊断明确:腰1椎体爆裂型骨折 AO分型:A3型 ASIA脊髓损害分级:E级 2、手术指征明确:AO分型:A3型,两柱损伤,属不稳定骨折,椎管有占位 3、手术方式:鉴于我科有丰富的椎体成型术经验,闭合穿刺技术成熟、可靠,最佳选择: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行撑开、固定(备开放减压方案)。
2010年6月18日晨,该手术在骨二科张勇主任带领下如期进行,术中于胸12椎体及腰2椎体分别经皮闭合置入两枚椎弓根螺钉,经撑开固定后透视,骨折复位满意,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手术顺利,整个手术用时一个半小时,术中出血100ml,术毕患者安返病房,麻醉苏醒后查:神经功能无异常。经对症、支持治疗,该患者于2012年6月26日出院。
从外科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外科医师们始终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即:手术入路的问题,因为在未到达病变组织之前,手术已经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正常组织的创伤,那么,怎样才能尽量减少这种创伤呢?近年,随着传统外科理念向微创外科及精准外科的转变,借助科学技术对手术器械的有力推动,使得这一理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各种内镜技术的成功使用正是这一转变的先驱者,在骨科,各种微创技术正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正是外科医生的智慧与科学技术融为一体的典型表现。她彻底改变了脊柱手术开大刀的悠久历史,几个锁匙般大小的孔,精准的到达病变的部位,完成治疗。伤口小了、美观了,剥离少了、恢复快了、出血少了,输血不用了,软组织和血供保护好了,手术并发症少了,患者痛苦小了,住院时间短了,住院费用少了,这样的手术不正是以病人为中心的集中体现吗?说到这一手术,不得不提的是,她不是脊椎微创技术的终极目标而只是一个开始,这一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脊柱后路手术的更多、更好的选择,随着我们即将开展的椎间盘镜、椎间孔镜、脊椎微创通道技术及脊椎前路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尝试,我们有理由相信:全脊椎微创手术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因为我们已经成功的走出了第一步,明天会更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