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外婆多年哮喘的老毛病再次突发,我们全家立即将她送到了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由于病情较为严重,按照医生的建议,老人家住进了RCU病房(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病情好转后又转入普通病房,在这里,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身边的优质护理服务。
“宋奶奶,您觉得好些了吗?来,我给您翻翻身。”“老人家,您该吃药了,我帮您拿水。”“大妈,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有什么事您随时叫我。”如今,当你走进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明亮整洁的病房,这样的温馨话语和无处不在的关怀随处可听可见。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还经常对我们家属适时适度地进行疏导和安慰并指导我们进行日常陪护,使我们在突发事件面前不会显得手足无措,能够客观地接受并对待老人的病情。“这里的护士脾气好,有耐心,手脚还麻利!这几年,我年年住院,每次都到市一院,环境和服务越来越好,在这儿住得舒心,儿女们都有自己的事业,住在这里他们也放心。”一天,我到病房看望老人时,无意中听到她和邻床陪床的刘大姐在聊天。刘大姐的母亲因患多年的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经常住院,这次已经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由于老人的其他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因此,刘大姐成了医院和病房里的常客。“说句心里话,我也有女儿,在家都是宠着爱着,生怕她吃苦受委屈。但这些与我女儿差不多同龄的护士,光说三班倒就十分辛苦了,还对病人这么用心,真的是不容易。我妈最近几年每年都要住院两三次,现在我们和这里的医生护士都成了朋友,甚至就像我们的亲人,看到这些年轻的护士们我就像是看到了我自己的女儿,连我女儿都说挺佩服她们的。我们家属想不到的,她们想到了,你看得出来她们是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地对待患者,所以,我们一家也都非常信任她们。”刘大姐动容地说。这时,旁边正在为另一位患者更换液体的护士微笑着说:“现在我们的护士要求年轻化,很多是80后甚至90后,她们很多人在家里都是娇气的孩子,但一到工作岗位,就需要满负荷地工作8小时,这8个小时里没有一刻是可以坐在凳子上休息的。工作要求我们照顾病人甚至比照顾自己的父母还要周到,说实话,这些还是孩子的护士们怕是还没为自己的父母做过这么多事,就连我自己有好几次想给我母亲洗洗脚剪剪指甲,她都不同意,说我在医院上班太辛苦了,呵呵。”外婆和刘大姐专注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周六上午,我又来到病房看望外婆,正巧护士长也在。和护士长聊了一会,她说:“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最大的变化是病人与护士接触更多了,这也让我们必须更加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以前,病人有事都找医生,现在大多数时间都直接找我们,因为我们对病人及病情的了解不比主治医师少。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工作量比以往更大了,也比过去更忙更累了,可我们的工作能够提升病人满意度,能够看到更多的医患和谐的场景,我们都认为这是值得的。如今,患者对护士的要求高了,优质护理对护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患者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促使我们必须继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未来更高的工作要求。”
俗话说,“三分医疗,七分护理”,“一人住院,全家受累”,这曾是很多住院患者家属的切身感受。而如今,像洗头、擦身、拍背……这些原来属于患者家属的“任务”,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有许多都由护士来承担了。如今,每天身着整洁的护士装,带着亲切的微笑,来到病人床边嘘寒问暖的护士们,成为医院各病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以来,各科室收到患者及家属的感谢信和表扬信成倍增长,送牌匾和锦旗的数量明显增加,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优质护理服务,可以看到优质护理服务在惠及患者的同时,更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作为一名病患的家属,看到、听到、亲身感受到身边的优质护理,让我倍感亲切,感触颇多。我相信,只要患者和广大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医患和谐的春风就一定会更加温暖。
(浮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