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睫,即眼睫毛倒长,是指睫毛位置或方向异常并倒向眼球,造成一系列眼部不适。
一、倒睫的危害
1.角膜上皮脱落与糜烂:由于睫毛向后方生长,每次眨眼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角膜。长期刺激可能导致角膜上皮出现点状脱落,甚至糜烂。这会使患者感到眼睛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等不适。
2.结膜炎:睫毛长时间刺激眼球表面可能导致结膜炎,表现为眼红、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结膜溃疡和感染。
3.角膜炎与角膜溃疡:如果角膜上皮出现糜烂并发生继发性感染,容易引起角膜炎,甚至角膜溃疡,这会导致视力模糊、眼痛、光敏感等症状,并可能增加角膜感染的风险。即使经过治疗,也可能留下角膜瘢痕,影响视力。
4.眼部干涩与疲劳:倒睫可能破坏正常的泪液分布,导致眼部干涩、疲劳和不适感。
5.视力受损:倒睫可能阻碍光线正常进入眼睛,加上上述的角膜问题,时间长了会对视力造成明显影响,导致视力下降。
6.影响外在形象和日常生活:倒睫导致睫毛不正常生长,影响面部形象。同时,由于眼部不适,患者可能会频繁眨眼,进一步影响外在形象。此外,眼部的敏感度变高、怕光、流泪等症状也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二、倒睫的成因
倒睫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1.先天性因素:儿童及青少年倒睫主要是由于睫毛的生长方向异常、下睑赘皮、内眦赘皮以及先天性的眼睑内翻引起。
2.眼部炎症与外伤:眼部炎症(如结膜炎、沙眼等)或外伤可能导致睫毛生长方向异常。
3.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眼睑皮肤的松弛和眼轮匝肌的痉挛,也可能出现倒睫。
三、倒睫的治疗
倒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物理拔除:对于少量分散的倒睫,可以在裂隙灯下用眼科专用拔毛镊拔除。但这种方法可能复发,且再次长出的睫毛可能更粗更硬,刺激角膜。
2.电解治疗:通过电解破坏毛囊并拔除倒睫,但这种方法可能复发,且邻近的正常睫毛也可能受到损害。
3.冷冻治疗:适用于倒睫较多的患者,但可能对睑板腺造成损害,影响泪膜稳定性。
4.激光治疗:对少量散在分布及有色素的倒睫有效,但治疗范围较大时可能出现局部烧灼感和轻微红肿。
5.手术治疗:包括显微镜直视下手术切除毛囊、眼睑内翻矫正术等,适用于倒睫数量较多或伴有眼睑内翻的患者。
四、倒睫的预防
为了预防倒睫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眼部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防止细菌感染。
2.合理用眼: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防止眼疲劳。
3.积极治疗眼部疾病:如结膜炎、沙眼等,防止因眼部炎症导致睫毛生长方向异常。
4.避免眼部外伤:运动或工作时注意保护眼睛,防止外伤导致倒睫。
5.定期眼部检查:及时发现眼部异常,早干预早治疗。
总之,倒睫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眼部隐患,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包括角膜上皮脱落、结膜炎、角膜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一旦出现倒睫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通过注意眼部卫生、合理用眼等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倒睫的发生。
科普专家
田成英 眼科 副主任护师 眼耳鼻喉专科护士 眼科护理质控组长
从事眼科临床护理16年,具有丰富的眼科临床护理经验,发表论文4篇,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编专著2部,参与院级科研课题立项1项,参与新技术新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