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进行PET/CT预约检查时,经常会听到医护人员提醒“带水杯,要喝水”,但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喝水,同时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该喝水,该怎样喝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PET/CT检查简介
PET/CT是一种结合了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CT(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影像学检查。PET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经计算机后处理反映其代谢变化,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疾病生物的代谢信息;而CT则使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提供病变的精确解剖位置。PET/CT将两者完美结合,具有灵敏、特异、准确、定位准确的特点,主要用于发现肿瘤、鉴别肿瘤性质、肿瘤病理分期等。
二、喝水在PET/CT检查中的作用
1. 加快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在PET/CT检查中,通常会使用放射性显像剂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这是一种葡萄糖类似物,可以被恶性肿瘤细胞选择性地摄取和浓聚。喝水能够加速血液流动,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中放射性药物更快到达目标组织及器官,从而提高检查的准确率。
2. 充盈胃肠道,提高图像质量:在PET/CT检查前,患者需要空腹6-8小时,以确保胃肠道处于排空状态。然而,空腹状态下胃黏膜、肠粘膜会聚集在一起,导致隐藏在皱襞中的病变在CT图像上无法显示出来。喝水可以充盈胃肠道,使胃黏膜、肠粘膜分开,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同时,充盈的胃肠道也可以更好地显示病灶,避免将生理性代谢误诊为恶性肿瘤。
3. 促进体内放射性药物快速排出体外:放射性显像剂18F-FDG经静脉注射后,会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一部分被体内正常组织摄取(如肝、脾、脑等),一部分被病变组织摄取,还有一部分从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排出体外。喝水有利于将血液内未被组织摄取的药物随尿液快速排出体外,降低放射性显像剂对患者及家属的辐射伤害。
三、喝水注意事项
1. 饮水量:一般建议患者在PET/CT检查显像剂注射前、等待检查前中,建议患者按正常饮水速度,间断地饮用500-1000毫升水(约等于1-2瓶矿泉水),PET-CT检查前:上机扫描之前医生会通知患者较快速地一次性饮用500-800毫升水,检查结束后根据自身情况多喝水。
2. 饮水类型:建议饮用白开水或纯净水,避免饮用含有糖分或其他添加物质的饮料,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 饮水时间:在PET/CT检查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需要喝水。例如,在注射显像剂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并在此期间饮水;在上机检查前也需要快速饮水以充盈胃肠道;检查后仍需多喝水以帮助排尿和加速药物排出。
喝水在PET/CT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充盈胃肠道、促进药物分布与代谢、减少误差提高准确性,还能加速显像剂排出降低辐射伤害,可谓一举两得!
科普专家
管 永 梅,核医学科 ,主管护师
擅长:从事核医学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到省内外参加学术交流及进修学习,擅长甲亢、甲状腺癌131碘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PET/CT 、SPECT/CT检查患者全程管理,尤其擅长32P治疗皮肤慢性疾病。参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2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中华护理学会壁报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