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组织架构
分院区介绍
联系我们
员工反馈
党建管理
基层党建
廉政建设
群团工作
统战工作
员工理论学习
党史学习教育
业务管理
医疗管理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
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
教学管理
下载中心
伦理委员会
患者中心
就诊须知
科室导航
医保服务
交通导航
楼层分布
健康宣教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惠滇院报
医院公告
视频宣传
对外合作
医务社工管理
人员招聘
GCP工作
招标采购
招采公告
结果公示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健康宣教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患者中心 • 健康宣教
如何正确食用野生菌
时间::2024/08/16 浏览:

夏季是菌子生长的旺季,丰富多样的菌子不仅为餐桌增添美味,也带来丰富的营养。然而,由于一些菌类具有毒性,误食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了解如何在夏季正确食用菌子,避免中毒,是每个菌类爱好者必须掌握的知识。


今天,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的王粉梅主管护师将帮助大家掌握夏季安全食用野生菌的方法。


识别夏季常见的可食用菌类


夏季是多种菌类的生长高峰期,云南的夏季尤其适合各种菌类繁殖。常见的可食用菌类包括松茸、牛肝菌、鸡枞菌和竹荪等。这些菌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松茸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著称;牛肝菌则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合煲汤和炒菜;鸡枞菌鲜美无比,常用于炒菜;竹荪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高营养价值,常用于高档汤品和粥品。

正确识别可食用菌与有毒菌是防止中毒的关键。可食用菌通常有鲜明的外形特征和气味,而有毒菌则常有异味或鲜艳的颜色。例如,松茸的伞盖呈棕色,菌肉白色,切开后不会变色;而毒蝇伞的伞盖颜色鲜艳,上面有白色斑点,切开后会变色。在采摘菌子时,应尽量避开颜色鲜艳、不熟悉的菌类,以确保安全。

咨询当地有经验的菌类专家或农户是避免误食有毒菌类的有效方法。经验丰富的采菌者通常能准确识别菌类,并提供安全食用的建议。在采摘或购买菌子时,多听取他们的建议,也可以降低中毒的风险。


正确处理和保存菌子

1. 菌子的清洗方法

采摘或购买回来的菌子应尽快清洗处理。用清水反复冲洗菌子表面的泥土和杂质,并在通风处自然晾干。对于较难清洗的菌子,可以使用软刷轻轻刷洗,确保菌子表面无残留泥土和杂质。清洗时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菌子。

2. 菌子的保存方法

新鲜的菌子应尽快食用,不能及时食用的菌子可以通过晒干或冷冻保存。晒干的菌子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使用时提前泡发即可。冷冻保存则可以保持菌子的鲜味和营养,直接用于烹饪时无需解冻。

3. 防止菌子变质的措施

保存菌子时,应注意防潮防霉。新鲜菌子应放在冰箱中冷藏,避免高温潮湿环境。干燥的菌子应放在密封容器中,置于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变质。定期检查储存的菌子,发现变质或有异味的菌子应立即丢弃。


正确烹饪菌子的方法

1. 不同菌类的烹饪技巧

不同种类的菌子适合不同的烹饪方法。松茸适合炖汤,最大限度保留其香气和营养;鸡枞菌适合炒菜,其鲜美的味道在高温下能得到充分释放;竹荪常用于做汤或煲粥,其独特的口感能为菜肴增色不少。烹饪时应充分加热,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毒素,确保食用安全。

2. 菌子的搭配禁忌

为了避免误食有毒菌类,不同种类的菌子不宜混合烹饪。这样不仅可以品尝到每种菌子的独特风味,还能有效避免交叉污染和中毒风险。应注意避免与易引起过敏或反应的食物搭配,例如有些菌子不宜与海鲜同食,以防引发过敏反应。

3. 菌子的安全烹饪温度

菌类在烹饪过程中应充分加热,一般建议菌子应在沸水中煮沸10-15分钟,以确保其安全性。特别是新鲜采摘的菌子,更应确保彻底煮熟,避免因烹饪不充分而导致中毒。


预防菌类中毒的措施

1. 了解菌类中毒的症状

菌类中毒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胃肠道不适、头晕目眩、幻觉等。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在中毒初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危害。胃肠道不适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意识模糊和幻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菌子,并尽快就医。

2. 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一旦怀疑出现菌类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中毒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中毒者的安全。及时的医疗干预是减少中毒危害的关键,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在等待医疗救援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让中毒者饮用大量清水,以稀释毒素并促进排泄。

3. 预防菌类中毒的日常措施

日常生活中应提高警惕,避免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菌类。购买菌子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和信誉良好的商家,确保菌子的来源和质量。采摘菌子时,应注意观察和识别,避免采摘颜色鲜艳、形状奇特的菌类。食用菌子前,应充分了解其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之,通过了解可食用菌类、掌握正确的处理和烹饪方法、采取预防中毒的措施以及遵循安全食用建议,大家可以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保障自身健康与安全,希望每一位菌类爱好者都能安全、健康地享用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科普专家
29f20603aedcb8b3d977bf430f9a832.jpg
王粉梅  急诊医学中心  主管护师

擅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8年,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擅长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护理,野生菌中毒疾病护理。参编论著1部,发表论文1篇;主持及参与申请实用新型专利7项。

科室咨询电话:0874-3334697